0790-6359880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今天是:

水利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结合及应用

日期:2021-04-02 16:21:02 人气:
1 节能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节能减排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推进节能减排改造的要求,绿色环保节能工程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而且长期的高负荷用电还会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例如用电超负荷引发火灾,将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是水利工程节能发展的需求所在。新型电气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改进以往水利工程中存在的能耗和风险过高问题,减少供电传输中在线路和网络中损耗的能源,同时将节能设备及材料应用到工程之中,将用电过程中能源损耗降低。无论是对原有工程的改造还是新建工程的建设,都应当结合水利工程引入相关的电气节能技术,提高能效。

  2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分析

  2.1 强化水利工程的自排能力

  通常情况下,河道、水闸的结构特征和水系安排决定了水利工程的自排能力。目前,水利工程已经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健全的防洪防涝措施,水系安排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比较节能技术的实用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之后,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水闸孔宽度和河道断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泵站的建设量,还可以充分利用闸后和闸前之间存在的水位差距来开关闸门,然后经过水利工程的自排来满足调水和排涝防洪需要。

  2.2 合理的布设泵闸

  仅仅是凭借着水利工程的自排能力是不可能满足水利工程的排涝防洪以及调水需求的,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设置和水利工程自排能力相符合的泵站。在进行泵站的设计时,一般会把泵和闸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布设,就是说在泵站的下方或泵站周边设置和它相符合的水闸,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以水闸的自排作用为核心。此外,倘若出现恶劣天气和较大的水位差,就要马上采用强排措施,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排水时间,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3 采用绿化带来增强河道的防洪能力

  在对传统的防汛墙进行设计时,通常是设计成治理结构,因为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河道的占地面积。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逐渐加强重视。如今,在建设河道时都需要在河道两侧布置绿化带,以便通过增添绿化带来高效地缩减排水时间,并增强河道的防洪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很多能源。

  2.4 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水利工程。倘若能够及时地依据天气情况而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调度,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洪和调水能力,从而达到缩减排水时间和节能的目的。但是,这一工程是非常复杂的,倘若仅仅是依赖人工调节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即通过建立防洪和水资源监控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的方式,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统一的调度并给予及时的控制,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反应速度,并达到优化工程运行结构、缩减经营成本的目的。

  3 关于用能品种及用能总量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用能品种、数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将各个用能品种的用量换算为标准煤数量,以此可以分别计算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折合为标准煤的用能总量。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0